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财科动态 本院要闻 内容详情

【财科头条】第57期:财政改革应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基础和支撑

发布日期:2021-07-23 10:41 点击次数:767次 字体大小:

编者按:

2020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栏目——《财科头条》。本栏目以“洞察财政前沿,速递专业解读”为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国内外财政政策最新动态和智库权威解读,欢迎关注转发。

全文共2936字 | 阅读大概需要8分钟

本期关键词:财政改革应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基础和支撑

 

背景速览:

 

6月18日,人民日报登载文章《财政高质量发展护航国计民生》。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履行好分配调节职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包括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和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等。阅读原文

 

Number1 财政制度改革应当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CAFS专家视点】刘尚希 | 数字革命会导致“所有权革命” 税收制度基础将被改变!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更多追求的是物质、制度的现代化;而在新阶段,则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的财政制度也应当以人为核心、围绕人来做文章。在过去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长期围绕“物”做文章,着力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问题,这种以物为参照系的制度设计有其正确性。而在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并目标在“十四五”期间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思维方式必然要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这些目标也都需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实现。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一切发展的落脚点。财税体制改革,包括税收制度、财政体制、预算制度等,都要以人为核心来进行设计,并做系统性重构。

 

Number2 人的现代化要求从“增长逻辑”转向“发展逻辑”

 

              

         【CAFS专家视点】刘尚希 | “十四五”时期财税改革的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刘尚希认为,“增长逻辑”是单一维度的,主要是讲GDP的体量、规模、速度。“发展逻辑”不仅要讲规模、速度,还要讲质量、结构、效益、安全;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论物质的现代化还是制度(治理)的现代化,最终都要落到人的现代化上。现在的发展则从人的发展到物质的发展,再到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劳动力与投资、消费等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手段或途径,人的作用更多地被看作是生产要素,是被动的和既定的。现在,一切以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来考虑,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

 

Number3 财政转型的逻辑基础是人本逻辑

 

   

     【CAFS专家视点】刘尚希 | 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逻辑基础:人民逻辑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刘尚希认为,从“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再到现在的“现代财政”,从其变迁过程来看,反映出财政模式转型,其背后有着不同的逻辑。从“公共财政”到今天的“现代财政”,这个变迁过程伴随着“经济增长”转向了“经济发展”,实际上也变成了全面发展。从增长到发展,这不只是一个概念的变化,而是其内涵的改变。在强调整体性、全面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基本逻辑从资本逻辑转向了人本逻辑,要依靠人,依靠人承载的知识、技术和创新来实现发展。创新驱动,就是要靠人,靠人的知识,靠人的技能,靠人的创造力。人民就是个体和集体的统一,这就是主体价值。为了人民就要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依靠人民就是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Number4 财政改革应明确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CAFS两会热评】刘尚希:今年宏观政策不能“急转弯”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刘尚希认为,财税改革应明确“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财税体制改革应在其中发挥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为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各维度的发展提供支撑。新发展阶段要求所遵循的不是单纯依靠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来实现发展的“物本逻辑”,而是注重发挥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人本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平等发展需求。

 

Number5 预算收支安排体现人的现代化

 

   

        【CAFS两会热评】刘尚希 | 预算报告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刘尚希认为,预算安排把就业、民生摆在首位,不仅仅是作为政策目标,更是体现了现代化发展观。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即要依靠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为了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由于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高度统一,公平与效率就会自然统一。在今年的支出预算安排中,诸如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激发人才的积极性、支持民生保障等都是体现了以人为核心。民生保障是消费,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是内需,会拉动经济增长;换个角度看,这种消费实际转换成了人的能力,转化为人力资本。

 

Number6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实现人的现代化

 

   

             从全面小康奔向全面现代化:助力中国梦 财政勇担当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石英华认为,全面现代化涵盖技术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方方面面,其核心内容是人的现代化。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中长期视野下财政政策则需聚焦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人的现代化,在实现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要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财政支出和政策重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引导人口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提升,促进人力资源红利释放。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促进技术红利释放。

 

Number7 财政转型要着眼于化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风险

 

   

                   李成威: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经济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全球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成威认为,现代财政经济学要转向和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化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风险。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财政经济学研究经常围绕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做大蛋糕做文章。在短缺年代,遵循物本逻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时把财富增长作为目标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但当物质到了相对充裕的时候,依然遵循物本逻辑显然行不通了。这个时候财政要真正成为现代财政,必须从物本逻辑中摆脱出来,转向人本逻辑,要落到人的发展上来,化解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共风险。转向人本逻辑追求机会公平,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比如说消费,经济学是从物的角度来定义消费,扩大消费就是扩大对物的购买,增加支出。而从人的角度来看,消费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贫困的本质不是物质财富匮乏,而是人的发展不充分,是能力的贫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是追求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的“人”,也包括集体的“人”,体现的是整体观。

友情链接
您是本网站第 位访客

财科院公众号

CAFS研究生APP

CAFS导师教师APP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26号   版权所有京ICP证 05033235
Copyright© 2020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法律顾问: 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