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财科动态 新知大讲堂 内容详情

新知大讲堂第17期:当前形势与政策的新逻辑

发布日期:2019-04-02 09:22 点击次数:1620次 字体大小:

微信图片1.jpg

 

2019年3月28日下午,新知大讲堂第17期在本院218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主讲人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罗文光副院长主持本次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401100156.jpg

 

刘尚希院长演讲的主题为“当前形势与政策的新逻辑”。刘尚希院长强调,这个形势不仅仅是经济形势,政策上也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因为我们现在看问题经济性思维比较强,无论讲到形势还是讲到政策不由自主地想到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中国发展到目前的阶段,经济固然非常重要,但只谈经济,只谈经济政策恐怕不够。必须从整体考虑问题。发展到这个阶段,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仅要有经济的发展,更多要有整体性的发展,经济、社会都要发展,最终是落在人自身的发展上。所以看待当前的形势,不能仅仅看经济形势。另外,在全球发展背景下,国内形势又和国际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这个“形势”不仅仅指国内的形势,还包括全球的形势。这是我国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在深度融入全球化、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以后必须要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视角。   

刘尚希院长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背景分析:当前与过往的十年

当前形势实际上是过往发展的结果。任何政策都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而且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中内生出来的。从过往的十年来观察,政策既保持了连续性,也有较大的调整。自2008年以来,政策经历了三次调整,有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预期。第一次,2008—2015年,政策目标主要是稳增速,预期增长目标都在7%以上,或7%左右,基调是扩需求。第二次,2016—2018年,政策目标主要是调结构、防风险,预期增长目标下调到7%以下,基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次,即现在,政策目标主要是保就业,首次把就业放在宏观政策层面,置于优先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预期增长目标进一步下调,底线是6%,基调是“六稳”,重点是稳预期。 

三次调整,具体的政策措施是三个字:扩、去、减。三次调整都是基于形势变化中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变化,其政策逻辑是有差异的。第一次是针对总量问题,政策是总量性政策。第二次是针对结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政策。第三次是针对不确定性问题,主要是稳定性政策。 

第二当前形势特征:不确定性凸显

对形势的判断,2018年底以前的判断是稳中有进,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的判断是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变的含义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忧的含义是大变局大转折中的巨大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实际上成为了理解2019年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个关键词。这种不确定性是整体性的,而非局部性的,难以预测、难以控制。同时,公共风险扩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

当前的形势因为不确定性凸显变得更加复杂。国际力量也在发生大的变化,力量更替,平衡打破,国与国之间博弈变得极其不确定,反全球化、民粹思潮、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泛起。从国内来看,形势的复杂性就是面临着效率下降和公平性不足同时并存,面临区域分化、产业革命、需求革命、老龄化、城镇化、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变化,需要再改革、扩大开放,需要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和平的国际环境。

在这种大变局当中,不能再用过去老的思维观察当前、看待形势。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放在大局上进行判断。危与机是并存的,风险与收益同在。

 

微信图片_20190401100204.jpg

 

第三当前政策的基本逻辑:寻找确定性 

一是从大变局中寻找确定性。世界大变局难有规律可寻,大变局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本质,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确定性是现象,是特殊的、相对的、暂时的。当前的战略选择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及其规则重构,同时,避免输入性风险与内部风险叠加放大。 

二是稳定预期。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预期增长目标在我们这些年看是最低的一次,底线6%,高线6.5%,主动放慢发展速度,转向高质量,在经济增速上增强战略定力,不在乎一时的快慢,是政策理念重大调整。调整政策目标发生调整,由就业优先替代速度优先,“稳增长首要为保就业”,稳定大众预期。再一个采取的措施是实施稳预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控制公共风险,降低风险成本。通过制度性减税降费,改善未来预期。

三是扩大公共消费,把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统一起来。两者一个追求效率,一个追求公平,很容易造成发展失衡,扩大不确定性,导致公共风险。今后真正转向以人为中心,就能把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统一起来,这是当前条件下寻找确定性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只要转到以人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学的逻辑就变了改变了过去纯粹的资本逻辑。

第四当前政策的着力点: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一是微观主体活力是优化结构、发展转型的动力所在。发展需要确定性,顶住经济下行风险,关键是防止政府自身成为公共风险的来源。政府与市场、社会不是一种外在关系,而是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组织方式,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发展组织方式。政府越位、错位、缺位都会制造公共风险。 

二是政府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成本。放管服要加大力度,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公正监管,产权保护。

三是大幅度减税降费,降低涉企收费,降低税费成本。针对制造业减税降费,降低制造业负担,在当前来说非常必要的。

四是金融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第五当前政策中蕴含的风险倒逼机制

当前政策实际上启动了三大风险倒逼机制。一是减税降费政策,财政风险倒逼政府转变职能。二是扩大开放,外部风险倒逼国内市场化改革。三是美好生活,尤其是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当前环境风险倒逼发展方式转变。 

刘尚希院长还就减税降费、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中小微企业融资等问题同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罗文光副院长总结指出,刘尚希院长的演讲,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政治、经济和生态,基于学理的逻辑做了深入分析,对我们准确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做好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401100212.jpg

友情链接
您是本网站第 位访客

财科院公众号

CAFS研究生APP

CAFS导师教师APP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26号   版权所有京ICP证 05033235
Copyright© 2020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法律顾问: 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