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中国财政学会在武汉举办新时代中国财政实践与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基于风险逻辑的中国财政学”,由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协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侯振发,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灿明,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广东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于海峰,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会议分三个阶段,分别由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邢丽,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张克中,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傅志华分别主持。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财政系统的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进行深入研讨。
侯振发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最终形成了中国话语、提出了中国方案、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体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深刻变革和不确定性挑战的时刻,我们亟需从风险逻辑的角度审视和探索中国财政学的理论与实践,提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治理政策。刘尚希在致辞中指出,风险社会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财政学、财政学科、财政话语体系的认识,都要发生重大变化。他回顾了基于风险逻辑的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已有成果,表示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之路还很漫长,期待所有同仁共同努力,为推动中国财政理论创新与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首先由刘尚希作“基于风险逻辑的中国财政学”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现有的财政理论是工业化时代的思维范式,在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时代,解释力越来越弱。基于风险逻辑研究财政基础理论是风险社会的呼唤,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和新的方法从风险视角观察世界,研究财政理论与政策,探讨中国财政学的创新发展。他阐释了风险财政学的构建体系和基本原理、基本假设、基本职能、基本机制,分析了国家治理中的财政能力,即通过风险导向,牵引未来的资源分配,给未来的发展构筑一种确定性的能力,引发我们在公共风险逻辑下重新认识财政收支、政府预算、政府债务等重大实践问题,重新思考权衡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理念下的政策制定与调整,以及如何构建应对风险全球化的大国财政的深度研究。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基于风险逻辑的中国财政学,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财政的起源与产生、财政的性质、职能与作用、财政理论创新等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交流观点,凝聚共识,对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创新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财科院公众号
CAFS研究生APP
CAFS导师教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