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智库成果 研究简报 内容详情

政策和改革围绕发展成本高企、经济循环不畅发力——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发布日期:2021-08-20 16:31 点击次数:1685次 字体大小:

                           刘尚希  石英华

                       2021年第20期(总第725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二○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反映出经济基本面回暖,但其中导致下半年经济下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不少。对比中美经济复苏态势,从中长期来看,还需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下,运用循环思维、风险思维分析经济循环中存在的堵点和风险,洞察经济发展趋势,做好提前应对。

 

                    一、当前经济复苏的主要特征

 

(一)内需疲软,叠加价格因素,供求良性循环仍未形成

从环比数据看,工业、出口增速较高,但服务业、消费、投资恢复速度较慢,在外需牵引下,供给恢复快于需求。随着国外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全球经济供需结构失衡的状况将会缓解,我国外需或将趋弱,成为下半年经济的下拉因素。PPI较大幅度上行,反映出市场预期、金融资本、大宗商品期货对实体价格的影响加大。供给和需求负向反馈,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

(二)上下游企业间分化明显,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循环仍不畅

疫情冲击后经济实现再平衡的过程中,企业间的复苏分化明显。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上游采矿和原材料制造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下游行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可能导致中下游企业的经营恶化,对上游的需求减弱,反噬上游企业,产生风险震荡。消费疲软,价格上涨因素无法向消费端传递,导致实体经济企业两头受压。大中型企业利润增速高于小微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增长快,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对部分小型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受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小企业的境况在变差,将对就业形成负面影响。宏观层面的指标较乐观,但中观层面上下游之间利润不均衡,微观层面不同企业的感受迥异,折射出国内循环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不够畅通。

(三)市场经济主体的长期预期不稳,经济内生动能仍弱

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显示企业的短期预期改善较明显。上半年制造业投资规模回升到2019年同期水平,但增速低迷。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比1-5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4、5月单月的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4.9、5.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全部投资。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部分源于技术改造;部分源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存货投资增长,后者有一定风险。部分上游企业上半年高价购入大量大宗商品,一旦市场变化,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从总体看,企业创新动力仍不足,难以适应技术变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预期仍待改善,经济发展的动能仍弱。数字经济监管的欧洲化倾向,可能是中美数字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出现断崖式下降,规模呈急剧萎缩状态。

(四)就业、收入因素制约居民消费预期改善

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就业总量目标得以改善。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与上月持平。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持续实施的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政策的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期看,不利于就业状态的真正改善,也不利于市场出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突出,重点群体就业仍不乐观,如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仍高达15.4%。就业预期、收入预期制约消费增长,消费恢复落后于居民收入增长。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平均增长7.4%,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增长5.2%,略低于经济增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年平均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2%,消费支出比收入增长低两个百分点。这表明居民储蓄倾向在强化,是面对公共风险水平上升的一种本能反应。

(五)体制机制的梗阻,循环不畅,导致成本全面高企

当前宏观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发展成本全面上升。上游能源原材料、中游关键零部件、下游产成品、物流配送均供应紧张,技术创新、合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主体感受到生产经营成本的全面上升。生活、就业、创业、养老的成本上升,加上仍处高位的房价,居民感受到的成本压力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资本的退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大、改革成本上升、监管能力建设的要求提高,政府的成本也全面上升。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生活成本压缩需求空间,政府成本压缩财政空间,这将加大经济社会的脆弱性。

成本全面上升与经济循环不畅、风险扩散直接相关。包括社会供需循环不畅,社会总供给制约明显,社会总需求疲软,社会供需正向反馈机制尚未稳定,力度不足。上下游之间的循环不畅,当前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给中下游企业造成极大压力。内外贸两套体系和标准,循环不畅,外销产品转内销的成本很高。区域城乡之间的循环不畅,区域比较优势难以发挥。此外,经济与社会之间,经济与科技之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也存在循环不畅。

循环不畅与体制机制的梗阻直接相关。社会供需失衡、内需不足,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相关,这与二元分治的经济、社会结构导致的群体性能力差距直接相关。上游行业集中度高、垄断性强,中下游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导致上下游之间的价格传导和利益分配难以均衡。内外贸之间在技术、质量和准入标准上仍有明显差异,导致内外贸两张皮。社会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科技体制机制和金融市场机制尚待成熟,影响经济与社会之间、经济与科技之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循环畅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导致资源错配、期间错配、风险和收益错配难以避免,制度性成本上升。

 

                          二、几点建议

 

1.对标中长期目标,更为关注战略风险和长期风险

宏观政策理念应从基于短期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转向基于发展后劲增强的宏观治理,从中长期看待短期问题,从发展视角看待经济运行的波动。短期化解决不了长期问题,更不能化解长期风险。经济复苏过程中需注意风险防范的力度和监管的“双刃剑”效应,既要有效防范短期风险,但也不能忽略了战略风险、长期风险。对标第二个百年目标、远景目标,放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增强发展后劲,保持中美之间发展的“相对速度”长期稳定,防止中美差距拉大,应是防范的首位战略风险。在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数字革命中,避免贻误发展先机。着眼于中长期持续深入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重大结构性失衡与资源错配,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条件,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宽松的体制政策环境。

2.完善预期管理,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随着疫苗的推广接种,全球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将会大调整,从关注感染率转向关注死亡率。但疫情对民众、企业和政府的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影响仍需重视。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的预防性动机和谨慎性动机强化,其行为趋于保守,收缩特征明显。宏观经济治理需兼顾长期预期和短期预期的引导,对不同群体、不同主体实行有针对性的预期管理措施。促进经济复苏增长的政策仍需着眼于稳定和改善预期,需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如在大宗商品涨价、垄断等因素的背景下,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实施力度和节奏,避免影响市场主体的预期稳定。再如促进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首先是做好服务业的对内开放,对民营企业开放,公共数据的开放,在此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当前对民营教育的审查监管力度很大,相关政策在收紧,这些也会影响民营企业的预期稳定。需逐步完善专业化审查,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

3.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降低和对冲发展成本

降低和对冲发展成本的根本出路仍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长期性、体制问题的化解,避免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的累积叠加,促进市场主体、居民的长期预期改善。所谓改革进入深水区,就是出现了“100-1=0”的现象,一项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所有措施不能落地,改革的难度、复杂性和成本明显上升。这需要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形成清晰的多级改革目录和实施方案,避免全国都按照一级目录写改革大文章,避免一套方案全国照搬套用。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用市场化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利率下行,进一步缩小存贷之间、中美之间的利差,为企业、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降低提供空间。监管的目的不是把企业“管住”,而是防范发展风险,避免发展意外中断。应尊重金融机构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化方式完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从整体上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和发展成本。

 

 

                                        (作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友情链接
您是本网站第 位访客

财科院公众号

CAFS研究生APP

CAFS导师教师APP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26号   版权所有京ICP证 05033235
Copyright© 2020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法律顾问: 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