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智库成果 研究简报 内容详情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人才资助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发布日期:2021-08-04 13:50 点击次数:1990次 字体大小:

                             韩凤芹  李 璐

                       2021年第17期(总第722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二○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人才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人才“帽子化”倾向明显。如何建立科学、高效且符合基础研究特点规律的人才资助政策日趋关键。

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作为美国私人资金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领域投资资助的成功代表,坚持“资助人,而不是项目”的资助模式和经验,对开展基础研究人才的资助具有启发意义。HHMI研究所旗舰研究项目“HHMI研究员计划”在过去的30年里已与60多所美国著名大学、医院、研究所和医学院合作,为250多名科学家及其研究团队创造了一个灵活、长期的支持环境。HHMI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和成就已被广泛认可,许多获HHMI支持的研究人员已成为国家科学院的成员,并有32位被支持人员获得诺贝尔奖,成绩瞩目。

 

                   一、HHMI人才项目资助方式

 

HHMI研究所采取“人,而不是项目”(people,not projects)的资助理念,强调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面向不同生物学问题,遴选出能够运用创新方法的研究人员,并为其提供创造新知识所需的长期、灵活的资源来推动科学发现。

本着这一理念,HHMI研究所为研究人员提供慷慨而灵活的支持,包括工资、福利和研究预算,并允许他们在较长时段的可续聘期内追求自己的科学兴趣和改变研究重点。HHMI研究所设立医学咨询委员会,邀请来自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领导者,向研究所领导层提供咨询;设立由生物医学领域不同研究方向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组成科学评审委员会,与医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一道对研究计划申请人进行评审和延期评估。由高层次多领域评审专家构成的咨询与评审机制,极大地支持了研究人员开展创新、合作和跨学科的研究计划,为快速形成突破性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条件。HHMI人才资助计划分为国际人才计划与国内人才资助计划,其中,国内人才资助计划主要有HHMI研究员、汉娜•格雷伙伴、教员学者计划、HHMI教授计划四大类,每一类资助计划的资助对象、资助周期、资助金额都有明确规定。

 

                            表1  HHMI国内人才资助计划

    

    资料来源:https://www.hhmi.org/programs/biomedical-research

 

可见,HHMI各类资助计划虽然是以类似项目形式对申请人进行资助,但并没有限定具体的资助方向和领域,更多地是为不同科研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丰厚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HHMI国内人才资助计划通常为5-7年,符合基础研究研究周期长的特点。

 

            二、人才资助特点分析:以HHMI研究员计划为例

 

“HHMI研究员”计划作为HHMI旗舰研究项目,是HHMI开展人才资助工作以来坚持时间最长的项目类型,其重点旨在保持科学创新力。该计划在资助与管理举措方面的特征明显。

(一)注重科学家能力和潜力评价,鼓励自由探索

基础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长、研究结果不确定等特点, HHMI要求申请研究员具备“拥有超过5年但不超过15年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经验”“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过至少一项国家级同行评审三年期资助项目”的研究经验,并通过评审其未来原创和创新贡献的潜力来抵消基础研究不确定性的风险。该计划通过项目制竞争择优,但也区别于一般“项目制”同行评议偏于保守资助、过分关注公正公平性的特点,在评审中侧重于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创造力的关注,要求申请者重点回答拟开展研究项目的创新性、意义等,提供现有的研究基础、研究计划和代表性论文,更看重申请者未来的研究潜力,确保研究员在科学领域有自由探索的空间,进而推动生物领域的发展。

 

                    表2  HHMI研究员计划的申请要求与评审原则

    

    资料来源:https://www.hhmi.org/sites/default/files/investigator2021-faq-210329.pdf

 

(二)提供长期稳定的资助支持,给予充分空间

HHMI研究员被HHMI研究所视作能解决需要数年才能解答的科学问题的“开拓者”。HHMI研究所为科学家提供包括创造新知识所需的资源和时间来推动科学发现。

一方面,HHMI研究所为研究员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预算,其中包括实验室设备采购费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薪酬和福利、实验室运作的研究经费。研究员的工资和福利由HHMI提供,与实验室的研究预算分开,通过采用第三方基准数据为标准,反映真实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为了更好地确保研究团队的稳定性,HHMI允许研究员所在团队的博士后助理、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研究和管理人员成为HHMI的雇员,研究员自身研究预算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学生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经费使用限制过多给科学家带来的管理负担。

另一方面,HHMI要求接受其资助的研究人员至少应把75%的精力放在研究活动上,确保开展前沿探索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保障。 HHMI研究员经过专业学术评估机制,可以获得七年延续聘期,并允许他们在七年的可续聘期内追求自己的科学兴趣和改变研究重点。

(三)完善的退出机制设计,引导逐渐过渡

HHMI为研究员设置了较为严格的退出机制,研究员初始资助期一般为7年,若未能通过资助期的评估,可在两年内逐步退出。HHMI通过制度安排预留了一定的延续支持时间,研究员在这个退出期间内仍享受同样的工资待遇并照常参与科研活动,使其在停止研究资金资助之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调整实验室运作,寻求新的研究支持来源。一般来说,研究人员最长退出期是两年,若通过科学评估,满足一定条件的杰出的长期研究人员,退出期也可以延长至五年。

 

            三、对我国科技人才资助项目/计划的启示

 

(一)尊重科学研究规律,重视“以人为本”的科研资助模式

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充满了未知性、探索性、风险性和不确定。特别是对于原始创新和突破常规研究范式下的探索实验,即使具有多年科研经验的专家也很难提前安排各项研究计划并精确预判所有实验结果。HHMI坚持的“人,而不是项目”的资助理念,突破了竞争性资助采用的传统项目制方式,不设定研究具体目标和要求,更加关注申请人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重大意义,值得我们在优化科技人才资助方式时借鉴。建议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强调对“人”的关注,不只是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资源条件和可评估延长的资助周期。尊重科学研究周期性长、不确定性大、创新性强的特点,平衡好项目制人才评价机制和发挥“人”的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家提供有利于进行原创性探索和交叉性研究的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二)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助力科研人力资本投资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引领和推动重大科研突破和成果的决定性因素。HHMI通过灵活的人才引进聘用和退出方式,为高水平生物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相对稳定并可观的研究资源和条件,申请人在保证HHMI的基本研究时间和精力基础上可以保留原单位的教职,实现了研究人员工作岗位、研究团队、实验室资源的有效衔接,为研究人员心无旁骛地推动并实现重大创新突破提供了稳定的环境。目前我国科研机构普遍沿用事业编制等定岗定编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待遇等方面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学历科研工作者潜心开展研究的积极性。通过申请竞争性项目仍是科研人员获得支撑科研资金条件的重要方式,这也进一步激化了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的竞争。建议科研机构在人事制度、经费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投入的资助绩效和人才培养效力,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营造适合科学研究和前沿探索的良好环境,放大科研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效果。

(三)采取适当方式严格退出机制,避免“帽子化”现象

目前我国主要的人才资助计划申请竞争日趋激烈,“唯帽子”的弊端仍未消除。以其中备受关注的项目“国家杰出青年”为例,2020年发布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绩效评价报告》指出杰青基金接续支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然存在“重成绩(论文、奖励)轻研究”的现象,一些单位和科研人员过度关注杰青基金的称号而非科学研究。建议适当参考HHMI研究所对研究员的评估及逐步退出制度,一方面,重视稳定资助期间被资助者的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实施严格评估,引导重视实际研究创新绩效,弱化“帽子化”的一称号定终身效应;另一方面,设计好过渡退出机制,为研究员结束该阶段的资助工作并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的研究环境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您是本网站第 位访客

财科院公众号

CAFS研究生APP

CAFS导师教师APP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26号   版权所有京ICP证 05033235
Copyright© 2020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法律顾问: 安理律师事务所